为什么女人一辈子需要一次真正的独居或旅行 |《美食、恋爱和祈祷》
作者:蘑菇姑姑,二级心理咨询师,资深媒体人,十分心理主创。
“人人都这样,20几岁坠入爱河,结婚生子,30几岁买下了房子,又突然间意识到‘我不想再这样生活下去’。 然后他们意识消沉,感觉身处地狱,但最后还是要打起精神,把屁股抬起来坐到压抑的办公室来上班……他们不可能退出这样的人生。”
“我不是要退出,我是需要改变。”
电影《美食、恋爱和祈祷》整个故事都源于这段对话。一个女作家在看似岁月静好的人生中,忽然决定,推翻掉过往的一切,踏上流浪旅途,找寻自我。
影片改编自伊丽莎白·吉尔伯特的同名自传小说《一辈子做女孩》,由奥斯卡影后茱莉亚.罗伯茨主演。
/ 1 /
那是一次对日常的颠覆
利兹是纽约小有名气的作家,年轻美丽,一年之前才搬进装修一新的房子里。她,什么都有了,但她越来越感觉生活荒谬。和丈夫渐行渐远、身边的朋友结婚生子的生活也完全一地鸡毛,身边满是冗长的社交……她冷眼旁观,忽然对生活找不到一丝心动。半夜醒来,她痛哭流涕,陷入了深深的绝望。
然后她找到自己的好友,发生了本文开头那一段对话。
其实,我记得我也说过和利兹一样的话,就坐在心理咨询师的对面,说“我不想要一切了,工作、婚姻都让我很累,想推翻一切,重新开始,我要自己一个人旅行,去寻找新的人生。”
不过,我咨询完乖乖回去上班。我没有真的出走,我是不敢的。
谁都有过一瞬间的火花:再也不喜欢这一切了,但是没有人真的走!我们都有一种本领,装聋作哑,亲手埋葬那个发出异议的自己。
“利兹,我记得你一年前还为了成为理想中的妻子,费尽心力装修新房子,弄得自己心力交瘁”好友不解她为什么会这样。
“是的,那只是为了让生活看起来有点起色。”而她再也不想欺骗自己了。
就像利兹那样,曾经我们不断地对自我真实的感受“插科打诨”,用虚无缥缈的努力来掩盖对现有生活的不满。
看着利兹亲手把所有家当锁进一个小仓库,“看,这就是我全部的生活。“你也会发现,曾经觉得那么重要的人生,……你不舍的,其实只是这么一堆生活垃圾。
最难熬的是推翻一切,却还没找到自我的时候。她在台阶上等着出租车过来好出发去机场,对未来也忐忑不安:“也许我一周后就回来了,身无分文还得了疟疾。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,没人在家等我回来。我连个可以回的家都没有了。”
但我还是羡慕利兹独自上路去了,其实她不像她所说的那样一无所有,她有一颗向往远方的心,为了出走,她其实无意识地酝酿了多年,她积累了满箱子旅行杂志;她还有因过往职业成功建立起的自信和物质条件,所以她能去探索自我,说走就走。
而且,她还有一样最珍贵的东西——觉知自我和面对改变的勇气。
/ 2 /
必须要无依无靠,才能允许自己的存在
在美食、美女、帅哥包围的意大利,利兹反思着过往的自己,意大利人告诉她,你过往的快乐很虚假,不是快乐,只是娱乐:
“你们工作太努力了,你们精疲力竭,当你们回到家,整个周末,居然是穿着睡衣看一天的电视;而且你们不知道什么是快乐,还需要别人告诉你们才行,有个广告说,你该喝某牌子的啤酒了,你就会快乐。于是你就想,没错,我现在就去买一打。然后一口气全喝了,第二天早上醒来,感觉糟透了……我们有‘无所事事的快乐’。”
太多的欲望,太少真正的快乐;这正是现代生活方式的弊端。太多的人工建构,给我们带来的是虚假的满足。
可怕的是,我们还通过这些虚假的意义,在自我检视,建造着更虚无的自我。比如总觉得自己混得不好,陷入了无尽的自责。
又比如几乎每个女人都害怕肥胖的自我形象。
利兹在意大利爱上了披萨,但是女友却觉得自己胖了一圈开始节食。
利兹说“在男人面前宽衣解带的时候,他们并未因你腰上的游泳圈离你远去,因为和裸女共处一室,他们已经中奖了,我们何必要用罪恶感来惩罚自己呢?
女人基本生存处境是“他者凝视“,总有一个自我形象是由外界、特别是男人的眼光定义的。我们从小关心的是自己完不完美,而不是快不快乐。所以,利兹说,凭什么要用罪恶感来惩罚自己呢,真实的自我本身已足够被爱了。
在那不勒斯,她放纵着自己的食欲,就像突然解放了,在一个陌生之地,无需做别人眼中“完美”的人,而只做自己。她买了大一码的牛仔裤,大吃特吃,感受着意大利无所事事的生命热情。
她所找到的不是别的,恰恰是空白和允许。如果我们能够离开充满他人期待和社会化角色构造的生活,就能允许自己,离开他人的眼光所赋予的意义,重返内心。
而利兹发现,同样被允许的,还有我们与自己的关系。她意识到以前她都是通过与男人的关系来建立自我的。
在纽约的时候,好友的丈夫和她说,过去的你有点像你那个前夫,现在的你看起来有点像你正在交往的这个男友。就像人往往和自己的狗狗越长越像一样。”
这句话触动了她,让她开始反思,“从15岁开始,我要么在谈恋爱,要么在分手,从未有过两个星期的空闲,去好好感觉下自己。”
在罗马和朋友聚会时,利兹发现竟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描述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。
“从女儿开始,我做得很好,之后是妻子,不怎么样,女友,也不怎么样,还有作家……”朋友提醒她,那些是what you do ,not who you are。 她陷入了沉默,嗯,除此之外,我还是谁呢?
是啊,除了做过什么,以及曾是谁的谁,我是谁呢?你不过是一个被你生活选择后的自己,而真正的自己又在哪里呢?
/ 3 /
每次你以为你理性了,其实你还只是情绪化!
旅行或许是最好的精神休憩方式。你的触感都打开了 ,所以可以接纳异族文化的洗礼。那对你的惯常模式是巨大的冲击。你有了更多机会,了解核心自我的运作。
在印度,利兹屡次在冥想中感到烦躁不安。别人能静坐很久,她却浮想联翩,不断地感受到自己在思绪飘飞。
同修告诉她,“你必须每天像选衣服一样,选择你的思维,这是你可以培养出来的能力。
可利兹越努力尝试掌控思维,发现自己越静不下来。
最后她明白,“这正是问题所在,别尝试控制,赶快投降,才能停止一切想法,放手,看看什么会发生? let it be。”
在一个强调理性的世界里,情绪化常常像被社会定义为一种“精神残疾”,因为大家都在说要“管理“自己,无法管理情绪,也意味着无法成为更“高级”的人。所以,你得更加努力地管理自我。
但是如果我们一味地以掌控自我为目的,也许会陷入更深的自我矛盾中。苛责、焦虑、出于苦闷的思考,其实也是一种情绪化,你以为你在想办法,其实是更深的混乱。
我们需要把心的运作当作是人生智慧,了解其顺遂、接纳的天然本性,心不是驯服的对象,而是借着观察、建立敬畏的真实。
/ 4 /
一种有求必应的“寻觅物理学”
利兹站在美丽的意大利教堂顶端说了一个笑话:
“有个穷人每天都去教堂,在一尊巨大的神像面前祈祷说,我敬爱的神啊恳求你,恳求你,让我中彩票吧,最终厌烦的神像动了起来,低头望着那祈祷的人说,我的子民啊,恳求你,恳求你,先买张彩票吧。”
“现在我算是听懂这个笑话了,我买了三张票(指去意大利、印度、巴厘岛)。”
如果一个人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,却连票都不买,上帝也给不了你启示。如果你想要知道生活的答案,你是谁,那就不能停在原地。你得先出发,才能抵达。
影片最后,利兹鼓励大家从旧有的不喜欢的关系和情绪中跳出来,去远行。
她说,“在最后,我相信了我称之为寻觅物理学的东西,一种自然力,就如万有引力定律一样真实,寻觅物理学的法则是这样的,如果你有足够的勇气,放弃所有熟悉安心的事物,这包括你的家,或是累积在心底的怨恨,开始一段寻求真相的旅程,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,如果你真的愿意把所有经历,看作是一种启示,如果你把所有遇见的人都当成导师,最重要的是,如果你准备好,去面对原谅那部分并不讨喜的自我,那么没人可以阻止你了解真相。这是我自身的经历使我相信的事。”
/ 5 /
冒险:什么是“精神上出走”?
女人一辈子要有一次属于自己的远行。不为别的,只为确认自己内在的力量。
记得我以前看过一个TED演讲,一名印度的女性研究专家说,她们研究发现在给大公司投简历这件事上,大多数男性只要自身条件符合职位要求的一半就敢投了,而女性通常要确认自己至少符合80%的要求才敢投。
她说,女性从小被教育要乖巧,男性却被鼓励勇敢。女性潜意识里一直建构的是自我是否完美、可爱,所以更倾向于“听话”,不敢冒险,而男人却为了成就,可以做更多尝试。
但是作为人,共性却都是在寻求自我确立的。每个女人一如利兹,花费此生精力,都在寻找一个合适的词来描述自己,而不是以妈妈、姐姐、妻子的角色为自我定义。如果你允许自己在无依无靠的境地中,去做一次探索,我想你更会了解自己。
影片中,竭力反对利兹流浪的好友,在送她远行的时候说出了心里话:
“行动总是好的。我和Andy曾讨论在弗洛伦萨找间小别墅住一个月,后来你也知道,十年后,我们都老了……你知道我为什么会这么阻挠你吗?我爱我的工作、老公、孩子,但是……我也希望可以走。我爱你,为你感到骄傲。”
曾奇峰说,人格状态的灵活性,或者说一个人向外呈现的特质色彩频谱的宽度,几乎直接等于这个人的心理健康度。
而旅行则是一个人丰富的可能性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呈现的最佳情景。
远行更是一种姿态,为这个世界无休止的改变做好准备。你放弃了舒适,就选择放弃了所谓安稳的假象,除了“我可以”“我是自由的”,这样一种随时出发、随时选择的自主感受,没有什么能够让你感知真正的安全。
电影的最后,利兹终于又进入了一段新的亲密关系,旅行治愈了她的无意义感,神化作旅途中那些人和事,渐渐打开了她的内心。如果可以的话,我祝福每个女人,都有一段这么棒的自我时光。
- END -
更多往期精彩话题: